2 大基本觀念,帶你入門剪片!追星不怕沒有一技之長

在自媒體興盛的數位時代,每個人都可以經營自己的頻道,在娛樂自媒體中也是如此,不管是 Youtuber還是其他社群經營,學習剪片似乎已經變成每個人不能或缺的技能之一。

以追星的角度來看,以前多是官方在放 MV,拍攝活動花絮,現在每個人都可以拍影片,剪輯翻譯、紀錄 Vlog或是設計應援影片。我們已經從純粹的接收者,走向創作者當道的世界。

而講到影片剪輯,你可能都會覺得這是專業領域,沒有碰過的人一定很難入門,但這篇文章想要告訴你,其實只要打好基礎觀念,要開始沒有想像中困難。

成品好不好看是其次,「開始」這件事才是最重要的,需要進步的地方,會在你持續練習的過程中慢慢摸索出來。要開始剪輯一支影片,先帶你釐清兩個重點:影片主題和呈現風格


影片想要表現的主題

剪片之前,先確認你要剪片的類型、目的是什麼

影片的主題有百百種,而其中,你想要做的是哪一個類型的內容,是想要提供專業的娛樂資訊整理 (EX:韓星網),想要分享影劇的觀後評論 (EX:少女心文室),還是只是純粹想隨意紀錄追星生活?

訂定主題是最基本的工作,要清楚你想要傳達的故事與意境,才有辦法做接下來素材的選擇與搭配,也才能正確傳達出影片的目的。

但如果你是一個剛入門的人,真的不知道該從哪裡開始,先隨意剪剪其實也是一個方法。

拿手邊就有的音樂、素材去練習,其實在這個過程,你就已經在思考哪些影片可以拼接在一起,連接起來我想傳達的是什麼,你偏好的主題,就會慢慢地浮現成形。


剪片風格的呈現方式

剪輯是一個很看「適配度」的工程,舉例來說,在剪一個藝人 10 周年的應援影片時,你不會去配一個悲傷的音樂;想幫一個團體做推坑影片,你也不會選在吵雜的施工地開場跟錄音。

影片的協調度、舒適度,都會影響整體的品質。這邊再把適配度細分成幾個要主要注意的項目:畫面、配樂、字幕、特效


畫面流暢度

畫面的冷色 / 暖色調,畫面與畫面切換的流暢度,都會影響觀賞感受。

剪輯影片時統一性是很重要的,整體的色調是暖色調還是冷色調,拍攝是採第一人稱還是第三人稱視角,剪接時都需要再經過細節調整,畫面過渡的時候,才會有足夠的流暢性。

另外,如果是自己拍攝畫面,也要注意畫面的畫質及穩定度,現在的人都是很沒有耐性的,影片最一開始的呈現就會影響觀看感受,也會間接影響到你的影片值不值得全部看完。


配樂適配度

音樂的搭配會影響整體影片的風格,錯誤的搭配會產生維和感。

配樂是主導影片風格很大的一個元素,要走活潑風、質感風、搞笑路線、感人路線,都會取決於你的配樂,如果沒有搭配好,呈現的內容可能就會出現違和感。

而雖然音樂很重要,但也要注意不能喧賓奪主,掩蓋掉影片想傳達的主要內容。


字幕觀賞度

字幕的大小、位置、字型都會影響影片質感與觀賞者觀看舒適度。

字幕在影片中算是輔助效果,可能是人聲旁白字幕,音樂剪輯歌詞翻譯,或是拿來在留白畫面加入補充。而字幕的字體大小、字型、擺放位置都會影響影片的質感及觀賞舒適度。

如果字幕放得好,內容的細節跟傳達上都會更清楚,對影片一定有加乘效果,但相對如果字幕沒有統一性,或是資訊添加太過頭,反而會使影片看起來雜亂,在觀看上造成反效果。

延伸閱讀|1 小時快速幫影片上字幕!Ps 字幕製作教學 (文末附模板)


特效統一性

影片特效的使用能夠成為加分項,但錯誤的呈現也可能失去影片正確的調性。

影像切換時如何過渡,字幕如何進入畫面,其實也會影響整體給人的感覺,像是如果剪輯一個慢步調的內容,字幕卻用彈跳的方式進入,整體風格就會顯得不是很統一。

怎麼將特效與影像做結合,也是你需要慢慢摸索的一門學問。訂定主題,選定風格,其實都只是剪輯裡最前置的作業而已,但如果這部分不夠明確,接下來也很難著手進行。

不過功力是經驗累積出來的,邊剪邊摸索,沒有靈感就多多觀摩其他人的作品,接觸到的內容越多,越能掌握各種類型的影片,該怎麼進行合適的搭配。



還記得我剛開始追星的時候,剪輯的第一支影片是全部用照片組成的「半靜態」影片,純粹只是放音樂讓照片輪播的感覺。

現在回頭看都覺得實在是非常粗糙的成品XD,但其實這都是必經的過程,有這些練習的痕跡,才能看見自己的進步。

剪影片的確是一個大工程,光是收集素材就需要花掉大量的時間,接下來剪輯更不用說,如果想呈現更專業的內容,還要先寫腳本、定分鏡再才能開始拍攝,所以其實真的很需要足夠的毅力、定力和無限的耐心。

但以我自己來說,我剪片大多只是想記錄一些追星片段,所以其實是抱著非常輕鬆的心情,在蒐集剪輯影片的素材,剪輯的過程對我來說也是很快樂的。

如果你從追星入門剪輯,並在未來想慢慢往專業的剪輯發展,希望一開始也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,不要被時間跟想法綁架,能夠學著享受過程,你才能體會剪輯的樂趣,享受看到成品的成就感。

返回頂端